纸箱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好坏,人们通常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印刷的清晰度,包括颜色深浅一致,图案不粘连,不重影,不漏底。另一方面,多色印刷的套印精度一般应在±1mm以内,好的印刷机可达±0.5mm甚至±0.3mm。其实印刷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印刷质量指标——整体印刷位置,也就是几种颜色的套色准确,但都与纸板参考边距不一致,误差很大。
因为一般纸箱的这个质量指标不严格,很容易被人忽视。如果整体定位误差超过3mm或5mm,则问题更为严重。
无论是链式送纸还是自动送纸(后推纸或前缘送纸),整体印刷位置的参考边垂直于纸板输送方向,因为另一个方向(纸板输送方向)不易产生整体位置(除非纸板对角运行)。本文将分析后推纸自动送纸印刷机整体印刷走位的原因。
自动送纸印刷机纸板输送是通过推动纸板将对齐的纸板的底纸推到上下输送辊上,然后由上下输送到印刷部滚筒,并重复此操作以完成自动进纸。分析纸板的输送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整体印刷走位的原因。
首先,在推纸过程中,推纸板的传动链一定不能有大的堆积间隙。自动进纸打印机以往复直线运动推动纸板,大多数制造商使用曲柄(滑块)导杆机构加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使机构轻便、磨损少,曲柄滑块导杆机构的滑块为轴承,由于轴承与两滑板的间隙过大,会造成纸板运动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进纸板误差,造成整体印刷运动。
那么如何保证轴承在导杆的两个滑轨之间纯粹滚动而不使轴承和两个滑轨有很大的间隙是关键。采用双轴承结构,无论轴承沿滑板上下运动,都能保证轴承做纯滚动,两滑板之间无间隙,使机构轻便、磨损小、消除差距。
导杆与摇臂与转轴的连接容易因交变载荷而松动,这也是造成推纸间隙误差的原因。推纸传动链中的其他机构是为了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如磨齿和珩齿),提高每对齿轮的中心距精度(如使用加工中心加工墙板),以及减少堆积的传送间隙,提高了推动纸板和纸张的精度,从而减少了纸板印刷的整体定位,纸板推入上下送料辊的瞬间,纸板速度实际上是纸板速度从纸板推入线速度到上下送料线速度的瞬间增加滚筒。推动纸板的瞬时线速度必须小于上下送料辊的线速度(否则会导致纸板弯曲和弯曲)。和小多少,两个速度的比值,匹配关系很重要,直接影响速度提高的瞬间纸板是否打滑,进纸是否准确,进而影响整体印刷位置,而这恰恰是印刷机制造商没有注意到的。
在主机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上下进纸辊的线速度是一个固定值,而推纸板的线速度是一个变量,从零到后限位到正最大值到前极限零位,从前极限位置零到反向最大位置零再到后极限位置,形成一个循环。